企業創新研究中心

成立目的與任務

近年來台灣的企業身處於全球化、知識化與科技化的快速創新環境中,受到資源移動快速、產品生命週期的縮短、日趨激烈的競爭、國際原物料的價格快速波動、國際化的供應鏈合作等快速變化。隨著經濟發展的成熟以及台灣面對國際化程度愈來愈高,已出現許多先進國家才有的趨勢如少子女化、高齡化、環保意識等,因此企業應對於政府政策的擬定及未來市場的規劃有足夠的認知,才能掌握脈動或發掘商機,以在市場尚未完全成熟時建立利基。本中心成立的主要目的如下:
企業經營以成長為目標,面對經濟不景氣的時期,許多企業仍從管理面開始進行合理化的調整,提升企業資源的有效運作,穩固既有的市場利基,並尋找新的機會,企業為求永續經營及成長,應無時無刻的追求可能存在的蛻變與轉型的機會。然而企業在面臨困境的階段更應轉念發揮創新精神,逼出潛力,一來可以開拓新的視野,也可為產業的進化注進新的活力。
台灣的產業環境一直以來以中小企業為主,其以機動靈活、追求創新與講求信用等特性,與國際性的大企業進行「產 銷分工」,並依此模式成長。在中國大陸改革開發後,因其勞工成本低廉等因素,吸引許多成長到瓶頸的中小企業前往投資,初期因循故例發展迅速。其營運與管理模式,隨著全球化及電子網路技術的導入,出現電子化管理、全球運籌管理、電子商務等。近年來全球興盛的「外包分工模式」,更是讓台灣的中小企業克服規模偏小的困境。
如今中國經濟開放 30 年,台灣中小企業所處的優勢逐漸減少,為順應此發展趨勢,部份企業開始規劃升級轉型的策略,以轉換體質迎合比較利法則的動態變化,部份則是向中國西部或東南亞新興經濟體動,仍追求以低成本的方式獲取利潤。
有鑑於台灣中小企業的本質即為機動靈活、創新及講求信用等特性,但中小企業的資本有限,故於研發方面等資金較不如國際性企業充裕。因此本中心成立的主要目的即為協助傳統產業創新及持續發展,規劃及整合校內產業發展之教學、研究及服務等工作以及加強本校與產業的發展之交流活動。

成立背景

根據台灣中小企業白皮書指出,世界各國的發展一直深受社會環境、科技進步、經濟型態、自然生態、政策規劃與價值偏好等六大因素的交互影響,此六大因素在未來十年內,將帶來人口結構變化、經濟全球化、網路應用普及化、多元領域技術整合、環保與彈性製造及資源效能用提升的新趨勢。

社會環境

台灣的產業環境以中小企業為主,在「知識經濟」的潮流推進下,越來越多的企業瞭解「研發創新」的重要,也開始投入資金期望突破原有產業的發展侷限,以建立本身的獨特形象與核心競爭力。台灣的中小企業普遍面臨技術缺乏及資金不足的問題,因此企業規模較難成長,且研發所須承受之風險過大,造成中小企業面對研發創新時有一定的困難。

科技進步

然而資訊科技發展迅速及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之下,企業面臨許多挑戰,包括知識的創造與加值、資訊科技的運用、經營環境的劇烈變動,造成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必需面臨時間、速度、價格與功能上的競爭,企業勢必無法在固守舊有的經營模式下生存。企業可透過資訊科技的運用,將不同領域的技術及知識的整合來產生創新的經營模式,以追求永續經營及成長的目標。

經濟型態

台灣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被迫大幅度的開放國內市場,造成產業發展的兩極化,資訊電子業的一枝獨秀,但民生必需品或基礎工業的傳統產業雖技術成熟且市場波動性較小,卻長期面臨科技產業發展的排擠,造成不易發展及生存困難的窘境。然而傳統產業發展是維持穩定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台灣在國際競爭上的重要動力。

政策規劃

台灣政府深切瞭解中小企業對於研發創新時所面臨的技術缺乏與資金不足的困境,因此提供許多創新研發的輔導與經費的補助,希望能協助帶動企業在創新研發方面的投入,進而提升研發創新的能量及國際競爭力。有鑑於此,本中心希望能進一步整合本校專業師資及業界資產,對外拓展本校的產業合作及行銷企劃發展,以建立與各類產業的合作窗口及平台,以達到提升產業發展之競爭力。

發展方向

中小企業因受限於先天資源的限制,在外在環境發生變動時,所受到的衝擊也較一般大型企業劇烈,但也造就中小企業擁有積極進度及靈活彈性的優勢。因此政府在政策的發展規劃上,更應該提出能吸引中小企業的策略,讓中小企業成為政府展成新興產業與科技的幫手,共同創造優勢競爭,提升整體的國際競爭力。
大學蘊藏不同領域高素質的研發人力,若能善用現有的資源即可組成來自於不同領域的專家,建置強大且具有專業的顧問團隊,並藉由與廠商及相關企業建立的互動關係,對於企業而言即是有利的幫助,也藉由如此的機會扮演產學合作的管道,達到增加就業機會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目的。
在面對經濟發展與外在條件快速變動,以及企業市場日益多元化、企業服務需求多樣化,為使企業創新育成的功能日益強化,並能長期規劃,因此本中心未來將針對產業發展的環境資源、特色、動態變遷與空間群聚性等,進行相關的綜合研究後以提供發展策略,供相關公私決策單位參考,降低其投資的風險,並發揮綜效,進而帶動地方產業的發展,並期望提供合作的企業更加周延與完整的服務,以滿足不同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

主要參與人員

林震岩教授、廖本哲老師、胡宜中老師、林雅惠老師、邱榆淨老師、邱雅萍老師、李雨師老師
ba_janyan
ba_yujing
ba_penche
ba_yaping
ba_yichung02
ba_yushih

預定推動工作

有鑑於台商在大陸的經營環境正面臨快速的改變,珠三角勞資矛盾激化,農民工心態轉變,牽動大陸經濟變革,兩岸政府最近也推出許多新的經貿政策,促使台商必需進行轉型,如進入大陸內銷市場與轉生產基地到西部。長期以來大陸受制於內陸省市窮困發展不易,2008 年底至 2009 年更遭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導致出口降低,因此激發大陸政府發展內需的決心。本計畫擬廣泛地蒐集台商轉型資料,瞭解台商企業如何轉型及提出轉型升級的實務做法,以提供政府單位有效擬訂台商政策。
「大陸台商資料庫與全球資訊網規劃與設計計畫」為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執行的長期計畫,其主要內容是建立政府與大陸台商之的聯繫管道。並針對赴大陸投資的台商的需求,運用電腦網路科技來建立台商專屬的資料庫,使政府能以更低廉的成本與更迅速便捷的方式,給予台商所需之各類多元資訊和必要援助,進而達到保護台商、輔導台商的目的,另一方面,使政府能對台商作最佳的管理,並掌握大陸台商真正的動態,達到雙贏之成果。
工業區用地供給服務交流平台建置計畫」為經濟部工業局依據 2015 年經濟發展願景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畫之產業發展套案,為營造優良投資環境,建置之服務交流平台,以提供各類型產業園區用地供給及需求資訊,促進各類產業園區之用地資訊交換效率。
「傳統零售市場更新改善計畫」傳統市場電子商務研究案,主要在於協助傳統零售市場建立其電子商務,利用資訊科技的導入,徹底改變傳統市場的經營,未來除了有新穎的建築外,更有先進的 ICT 技術來實現傳統市場經營的現代化。
舉辦與企業創新研究相關之演講及座談會等活動,並藉由相關的活動,提供在校學生與產業界的互動,並加強教師之產學合作實務能力。

未來願景

  「知識經濟」的成形,造成經濟自由化、產業全球化成為發展趨勢,企業以成長及增強競爭力為最終目標,因此企業需要能協助其內部資源進行有效的運用機構,而學校單位則可強化其理論的運用,相互合作下即可增到將有限的資源聚焦於核心領域,形成規模經濟,將資源做最有效率的配置。
  企業創新是促成台灣經濟能在國際舞台上競爭的重要動能,企業創新的關鍵成功因素即為研究發展的成果。因此本中心希望藉由產學合作的結果,將大學豐沛的研發結果,實際與產業結合,進發展成有價值的產品或商品,促進產業升級與經濟發展,也提供學術界接觸實務的經驗,進而瞭解產業界的問題,以達到雙方的資源可充利用與發揮。